穿着破洞牛仔裤,筒靴粘满泥土、衣服上挂着羽毛……这是资中县铁佛镇太平村1组村民康先富的“时尚”打扮。年出生的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鸡场老板。“别看小康年轻,他可是村里‘返乡创业’的成功典范。”太平村支部书记张强盛告诉我们。在张强盛的带领下,我们找到康先富的养鸡场。行至不远处的山坡上,便听见一阵阵鸡鸣起伏的声音。循着声,穿过住房,打开后院的门,眼前便出现一幅“跑山鸡漫山飞舞”的景象。康先富正在上万只鸡群里,忙得不可开交。约30分钟后,康先富来到我们身边,他身上粘满了泥土、羽毛。“没办法,跑山鸡就是这样爱闹腾……”谈及跑山鸡鸡,不善言辞的康先富打开了话匣子。辞职回乡,开启创业之路年,康先富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学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他在绵阳一处工地上班,“待遇还不错,实习期每月就有块钱”。然而,从小内向的康先富,喜欢稳定的生活,“一旦在工地干活,就意味着,哪里施工就要赶到哪里”,康先富坦言,想着未来四处奔波的日子,他多少感到有些不开心。年,康先富选择辞职,回到太平村。在这期间,他得知周边的乡村有不少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别人能行,我何不试一试?”于是,康先富决心开启他的创业之路。偶然的一天,康先富与朋友聊天时,听他们都在热议跑山鸡。敏锐的他,一听便觉察到了其中的商机。“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对吃的东西也很讲究,我相信跑山鸡一定有市场。”康先富笑着说。当时,整个铁佛镇还没有形成规模的养鸡场。康先富暗下定决心——要做,就做在前面。创业决心坚定了,项目明确了,于是,康先富便将创业计划告知太平村两委,寻求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帮扶。“没想到,村干部听说后,都非常支持我,承诺帮我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流转土地20亩、搭建鸡棚、铁网、护栏……在太平村支部书记张强盛、“第一书记”李信斌等人的“跑前跑后”的忙活下,养鸡场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年底彻底落实了。喜出望外的康先富,立即从简阳一家大型的养鸡基地里,购进了第一批(只)刚脱壳的雏鸡。年初,康先富带着雏鸡“拎包入住”,养鸡场正式营业了。多方帮扶,力排创业之难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的康先富便遇到了“技术”和“销路”两大难题。养殖技术是创业的必备条件,没有技术的康先富看着鸡苗接二连三的死亡,他创业的决心开始动摇了。得知这一情况后,铁佛镇党委立即联系养殖技术专家,对康先富进行“一对一”指导;之后又推荐他到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农场培育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培训中,康先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培训后,康先富不断钻研,积极请教。就这样,他的养殖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养殖场也慢慢步入了正轨。技术问题解决了,“销路”难题又摆在了他面前。他告诉我们,最开始养殖的时候,完全没有销路,养殖的鸡全部屯积在鸡场里,成熟的鸡多养殖一天便多花费一天的成本,他倍感压力。于是,他一面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