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江市资中县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助推教育医疗

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http://www.znlvye.com/

年以来,内江市资中县主动担当省委赋予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试点使命任务,先行先试全域实施校共体、医共体改革,有力缩小农村教育、医疗基本公共服务“软落差”,其中医共体改革得到省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

坚持融合共生,全面优化城乡机构布局

理优机构设置。统筹考虑义教均衡、高中引领、规模质量等因素,以5所县城义务教育学校、3所省级示范高中为总校,组建一体化办学的“5+3”城乡学校共同体;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共建共享,医院、医院,综合考量地理位置、中医特色、服务需求等因素,整合22个乡镇卫生院组建2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将以往各自为政、相互竞争关系改变为协同化、集团化“一家人”关系。

理顺管理体制。坚持在体制设计上加强共同体党的领导,实行总校(院)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其中总校(院)党组织对分校(院)副校(院)长实行分层管理、考核,定期向主管部门党组报告工作,确保党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充分发挥。

理清组织构架。整合总校(院)相关科室、融合相关职责,分别在总校挂牌成立“两办七中心”,在总院挂牌成立“两办八中心”,具体负责对分校(院)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实现总校分校、总院分院统一规范管理、高效运转。

坚持均衡一体,全面提升编制使用效益

合理聚集编制规模。坚持编制资源跟着人口走,推进共同体内部机构精简、职能优化,稳妥变更27所完全小学为教学点,撤销45所生源缺失教学点,增设城区学校4所,有序推动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坚持强县域、强龙头、强基层,优化设置总院专技、临床机构82个、52个,医院成功创三甲。

集约使用编制资源。统一师生比、班师比核定各校共体编制总量,内部挖潜补足校共体编制名;探索医共体“编制+员额”管理模式,按照床位和编制不超过1:1.7的医院人员总控线,按照编制与农村户籍人口1.0‰—1.5‰的比例核定镇卫生院编制,推动资源整合和集约使用。

统筹运用编制节余。投放编制余名,建立共同体编制“周转池”,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提供可持续编制保障;各共同体无空缺编制时,可申请在“周转池”调剂使用,实现编制资源管理使用科学化高效化。

坚持放权赋能,全面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做实自主管理基础。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由总校(院)在核定总量内统筹管理使用人员编制,统一管理校共体、医共体内人员安排、岗位设置、职级晋升、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人事工作,有效激发干部职工积极性

拓展自主管理权限。以编制统一管理为基础,将校共体、医共体成员单位人事调配权、经费使用权、业务管理权整体交给总校(院),赋予校共体“六统一”、医共体“十统一”管理权限,确保总校分校、总院分院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真正实现管理共建、资源共享。

用好自主管理优势。以编制统一管理为牵引,建立“定岗、定编、不定人”灵活用人机制,综合采取上挂下派、结构补缺、跨校(院)执教执业等方式,建立积极高效的共同体内人员交流机制,加快推动城乡、校(院)际间优质资源均衡配置。目前总校向薄弱分校派出62名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引领教学管理、教研发展,总院下派22名中层干部脱产任分院副院长、名骨干到分院排班工作。(资中县委编办供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