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以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供销社主导、农民合作社联合、龙头企业整合四种发展模式,在全市发展“三社”融合试点7个,“三社”融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所谓“三社”,指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江以盘活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为着眼点,以联合合作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按照党建引领、农民主体、平等互惠、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推动“三社”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基层党组织引领模式,由乡镇党委组织、村支部引领,带动供销社、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如资中县高楼镇茂辉供销社通过乡镇党委领导推动,由资中县供销社与2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组建,推选村干部担任基层社负责人、理事会及监事会成员,围绕全镇不知火柑橘产业,为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和农产品销售。
基层供销社主导模式,由实力较强的基层社通过拓展经营服务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发展。如东兴区白合中心供销社杨岭村分社,在杨岭村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为杨岭村农民合作社提供农资供应,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农民合作社及农户生产的“杨岭牌”“荷花谷”牌莲子、藕粉、荷叶茶及土鸡土鸭等系列农副产品。
农民合作社联合模式,即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作用,联合供销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组建新型基层社。如隆昌市聚农供销有限公司依托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润农粮油合作社,联合村集体经济组建而成,与润农粮油合作社联合办公,围绕隆昌市稻渔产业提供产、供、销和土地托管等全产业链服务。
龙头企业整合模式,由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组建新型基层社。如资中县太平镇盛泰供销社,由资中县众益科技有限公司整合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参股成立,依托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采用“基层社+农民合作社+社员+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解决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难点,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