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赵军平凡中展现光芒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7月31日讯(记者张宇)“天气干燥了,他害怕发生火情。”“起风了下雨了,担心发生洪涝灾害。”“每个深夜里,总是担忧手机突然响起。”……大家都觉得,成为“应急人”后,他的胆子越来越小了。这个“他”,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赵军。因为“胆小”,他始终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因为“胆小”,他总是把自己置身应急处突的第一线;因为“胆小”,他无时无刻不在害怕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始终把群众希望的灯儿高高举在头。工作中的赵军安全领域的“定海神针”回忆起一年多前的情景,资中县葫芦寺矿业有限公司井下操作工尹志军仍心有余悸。年3月17日,和往常一样,尹志军正在多米深的矿井里操作采煤机。突然,一声刺耳的警报声传来!“坏了,可能出事了!”尹志军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工长跑了过来,组织大家往井口撤离。随着晃晃悠悠的“猴儿车”慢慢升井,尹志军砰砰跳动的心跳也慢慢恢复了正常。到了院里,尹志军看到了这么个场景——煤矿上的几个领导,正在围着一个头上戴着安全帽,脸上黑一块白一块的“陌生人”,“陌生人”情绪很激动,正在大声地说着什么。后来跟工友聊天,尹志军才知道那个“陌生人”就是资中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赵军。那天,赵军率队下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m水平暗斜井挡车栏处于开启状态。“这个很危险,串车提升过程中一旦发生断绳、脱钩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撞坏沿线的电缆、设备,重则将危及下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赵军当场责令矿方立即排除隐患,将挡车装置恢复成关闭状态,并向现场作业人员和陪同检查人员普及违章违规的危害性。隐患得到及时排除,工友们私下里都在说赵军“专业”“懂行”。从那天起,尹志军时常在作业面看到赵军,也对这个“黑面”局长有了很深的印象。其实当时的赵军只是个刚“入行”不到一年的“门外汉”,外人看来的“专业”,是他一次又一次下井,积累的经验。没有特殊情况,每周下井一次,这是赵军给自己定的目标。“打过很多次退堂鼓,安全生产工作很难,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于一体。”赵军坦言,刚转岗到应急管理局当“一把手”很不适应,需要学习的很多,“但又不能不学,我多学一点,多找点隐患,群众就能安全一点。”“要干好煤矿,是靠天一天一天守出来的。煤矿安全监管,需要紧盯细查每一个环节部位,不能丝毫马虎,我们背后守护的是万家灯火。”在他看来,从事煤矿监管工作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季节之分,没有时间段之分,一年到头都是一样的标准、一样的状态、一样的机制。不同的领域,同样的坚守。年12月13日23时许,接群众举报:资中县水南镇火车站货场旁铁路桥附近有较大液化气异味,疑似发生液化气泄漏。赵军立即赶往事发现场,会同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对周边燃气管道进行检测。经过仔细检查,燃气管道没有问题,但周遭的气味让赵军放不下心,处置陷入僵局。“天这么黑了,又这么冷,要不我们今天先把警戒线拉起来,等天亮上班后再处置。”身边有人小声提议。“今天这事不查清楚,谁也不能离开现场。”赵军撂下“狠话”。在组织相关人员对情况进行分析时,他提出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有人在这附近倾倒了东西,二是附近小作坊排放了异物。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排查,最终,确定是一家私人液化石油气作坊向铁路桥附近倾倒约5公斤液化石油气废液。“还好处置及时,不然极有可能发生事故。”由于倾倒废液数量较多,废液四溢,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源,赵军带着工作人员用了四小时才处置完毕。自此之后,液化石油气安全将赵军时刻紧绷的神经拉得更紧了。当时,资中县市场上流通和存储的气瓶多达八千余个,各种规模的配送站分布于城区,各类配送站点规模小、水平低、监管难度大。部分配送点甚至设立在小区、市场等人口密集场所,加上配送人员本身专业知识及安全意识良莠不齐,给整个液化石油气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液化石油气瓶一旦出事就是大事。”赵军坦言,那次事件后,他就在思考如何有效解决液化石油气安全问题。给上级相关部门报告,走访调研、召开液化石油气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那段时间,赵军一直在探索液化石油气安全监管新思路。经过反复酝酿、探讨,在他的推动下,与住建部门协商制定“资中县城区液化石油气集中配送制度”。集中配送制度的核心是“五专一码”的管理新模式,五专包括专点储存、专业管理、专车运输、专人配送、专业宣传;一码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