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四川常住人口达8341万人总量

央广网成都3月19日消息(记者韩民权见习记者池月婷)记者今天从年四川省人口统计公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年末,四川常住人口达到万人,比上年增加39万人,总量居全国第4位,常住人口连续8年增加。常住人口连续增加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数据显示,年末,四川常住人口万人,比年末增加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万人,乡村人口.5万人,城镇化率52.29%。全部人口中,男性.1万人,占50.4%;女性.9万人,占49.6%。据了解,四川常住人口自年开始,已经连续8年实现增长,从年的.8万人增加到年的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7.4万人,总量居全国第4位(前面为广东、山东、河南),位次与去年保持不变,总量占全国人口的6%。与此同时,四川城镇化发展成效明显。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29%,比年增加1.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3位;城镇化率居全国第24位,与年保持不变。—年,四川城镇化年均提高1.51个百分点,高出全国0.3个百分点,四川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也由年的低9.77个百分点缩小到年的低7.29个百分点。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介绍,持续平稳增长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四川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在年以后持续增加,尤其是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四川出生人口增加较多、死亡人口保持平稳,这是全省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四川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吸引各类人才来川就业创业;三是四川大力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就业创业、稳步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吸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四是四川得天独厚的宜居异游环境和开放共享的包容性,吸引省外人口入川定居。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人口红利依然存在数据显示,年,四川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5万人,占人口总量的21.13%,比全国高3.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9万人,占人口总量14.17%,比全国高2.23个百分点。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表示,当前,四川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但四川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陈智介绍,从我国认定的劳动年龄看(国内统计口径),年四川省15-59岁人口万人,占人口总量的62.35%,比年增加33万人,比重增加0.1个百分点。从国际认定的劳动年龄看(国际统计口径),年四川省15-64岁人口万人,占人口总量的69.31%,比年增加19万人。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统计口径,四川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超过万人,就业人口总量仍达多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总抚养比’是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表示每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当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就称为人口红利期。”陈智介绍,年一年,四川总抚养比分别为43.%、44.08%、44.29%,不足50%,说明当前四川仍处于人口红利期。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年四川省常住人口达百万及以上的县(市、区)已有12个,分别是:武侯区、双流区、金牛区、仁寿县、资中县、渠县、安岳县、中江县、简阳市、三台县、达川区、宣汉县。12个百万人口大县在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总量合计超过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超过15%。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