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中这次动真格了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流,同时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但由于长期受到多种人为干扰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已经严重衰退。其中,酷渔滥捕便是破坏水生生物资源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为了保护好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今年,国家决定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保护区以外的水域,暂定实行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9月1日起,资中也将全面实行禁渔,此次禁渔为史上最严,不仅严禁捕、电、毒鱼等行为,也严禁售卖野生鱼活动。按照资中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实施方案,8月22日起,资中启动县域内捕鱼工具处理工作,报废捕鱼船只和渔网,开展此项工作的第一站是球溪镇。

继球溪镇报废处理船只和渔具后,8月24日,银山镇报废处理了捕鱼船19只。接下来资中将陆续对重龙、明心寺、归德等沿江镇开展捕鱼船只和渔具的报废处理工作。

8月29日,8点30分左右,在重龙镇船城首座外,一艘艘渔船向岸边驶来,在岸边迎接渔船的,是负责拆解报废渔船的工作人员。

渔民兰林和他的渔船

重龙镇北街的渔民兰林下了船,一边核实登记信息,一边交付渔船和网具。在工作人员确认信息无误之后,签字按手印,随即渔船被专业人士用氧焊枪进行切割、拆解。

拆解渔船

事关国家的生态安全与长远发展,渔民们均表示支持禁捕、退捕,共同保护沱江生态环境。

01

禁捕退捕

为长江生态修复贡献力量

“在今年8月31日前,资中县境内沱江以及所有天然水域的捕捞渔船全部上岸,禁捕期为10年。”资中县渔业发展中心生产股股长王忠诚告诉记者,沱江资中段共计81.55千米,6大支流分别从仁寿、威远、资阳、安岳等流入资中县注入沱江,另外还有64条小溪流,遍及全县各地。

根据中央部署,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禁捕10年。长江流域禁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保护长江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决策。

内江市位于长江重要一级支流沱江下游中段,是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环节。资中县境内的沱江及天然河流处于内江市上游,因此,资中县要积极完成境内沱江以及所有天然水域的渔船退捕工作,为恢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生态水环境贡献力量。

把渔船吊上岸

02

周密部署

不遗一户、不漏一人、不落一船

7月10日,资中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双全主持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7月10日、28日,县委副书记任伟先后主持召开了两次由各镇党委书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禁捕退捕调度工作会。

在开展禁捕退捕工作的同时,资中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医疗保障局、县住建局、县扶贫开发局制发了《关于做好沱江流域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和生活保障相关工作的通知》,对落实禁捕后渔民转产转业和生活保障提供政策支持。

“以年统计核准的长江流域合法持证捕捞渔船数量为基准,全县锁定合法捕捞渔船艘、合法捕捞渔民名。”资中县渔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肖慈国介绍,通过开展退捕渔船渔民信息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切实做到全面排查逐一解决,进一步摸清底数,准确界定退捕渔民渔船,认真做好补助对象资格和条件核实等工作,做到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不遗一户、不漏一人、不落一船。

渔船上岸

03

有条不紊

有序推进禁捕退捕工作

按照《资中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和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实施方案》,8月4日以来,资中县相关镇、县农业农村局强力推进退捕协议签订工作。截至9月2日,全县已完成退捕协议签订户(其中银山镇22户、明心寺镇14户、重龙镇42户、归德镇9户、水南镇10户、球溪镇24户、龙江镇2户),占应签退捕协议数户的89.1%。

自8月22日以来,全县已收回渔船艘。

“对船网进行报废处置后,我们将按程序及时把渔民的补偿款兑付到位。”王忠诚介绍,下一步,资中县将积极开展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安置工作,实施“发展就业安置一批、务工就业安置一批、自主创业安置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政策兜底安置一批”的安置政策。

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资中县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担起重要政治责任,抓实抓细资中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在推进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贡献资中力量。

十年禁渔,拯救的不只是鱼

更是对生存环境的保护

期待十年后,水清鱼美的生态改观!

保护沱江,拒绝野生鱼,从现在起!

部分素材来源:最内江、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